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近期,由網紅鐘明軒帶起的一股「按壓式洗臉法」旋風,在社群媒體上引起廣大迴響。許多網友紛紛曬出對比照,宣稱用這方法洗臉後,皮膚「又白、又亮、又光滑」,毛孔裡的皮脂管絲似乎也被清得乾淨溜溜。
這個方法真的這麼神奇嗎?它是否適用於所有人?特別是乾性肌或敏感肌也能跟著按壓嗎?
蛋殼北北將從皮膚結構與清潔原理的角度,深度解析「按壓式洗臉」的運作機制,告訴你誰適合用,以及這股熱潮背後的三大常見迷思
要了解「按壓式洗臉法」的原理,我們必須先認識毛孔的結構。
毛孔並非一條直線的通道,而是呈上窄下寬的「水滴型」態。一般的洗臉,我們用手指來回搓揉,起泡後的界面活性劑(洗面乳)通常只能接觸到毛孔比較表面的區域。
當我們像「按壓海綿」一樣,以「按」或「壓」的方式將起泡後的洗面乳按壓進皮膚時:
因此,理論上,這種方式確實有機會讓毛孔裡的髒污「洗得比較乾淨」,特別針對軟質的皮脂管絲效果顯著。

「按壓式洗臉」並非所有膚質都適用。我們的專業建議是:它最適合「油脂分泌旺盛的油性肌」,且應搭配「兩段式清潔法」。
如果您屬於皮膚偏油、經常有皮脂管絲困擾的族群,您可以嘗試這種高效清潔法:
第一次:大範圍快速清潔
先取少量溫和的胺基酸洗面乳,快速輕柔地清洗全臉,目的是把大部分表面的油光、灰塵洗掉。
第二次:針對性按壓清潔
再次起泡,針對鼻頭、下巴、額頭等皮脂管絲和毛孔阻塞較多的部位,以指腹輕輕按壓數秒,接著用清水沖洗乾淨。
這樣做能避免過度清潔全臉,同時集中火力處理油脂重災區。
如果你的肌膚屏障已經受損,或本身就屬於乾燥型肌膚,過度追求「洗得乾淨」反而會導致更嚴重的肌膚問題。
發炎中的肌膚(如發炎型痘痘、酒糟肌的泛紅區),代表你的皮膚屏障已經受損或極度不穩定。
對策: 你真的不用把臉洗得這麼乾淨!這些肌膚類型需要的是穩定與修復,而不是深度清潔。過度清潔會帶走寶貴的天然油脂,使發炎狀況惡化。此時應選擇最溫和的清潔方式,並保留一點油脂來保護屏障。

乾性肌、或臉頰顴骨會乾燥的人,這些部位的油脂分泌本來就少。若再使用按壓法深度清潔,會進一步帶走天然皮脂。
再沒油下去,肌膚的保水力將大幅下降,細紋會提早好幾年來找你! 乾的部位只需輕輕帶過,保持滋潤,重點應放在保濕和抗老。
許多跟風的前後對比照其實都帶有誤導性。以下是我們針對社群媒體上常見的三大迷思進行的科學澄清:
會又白又亮,幾乎全部都是剛洗完臉的狀態。此時,角質因為濕潤而變得平順,視覺上比較透光,因此「暫時」顯得比較白亮而已。
這種亮度通常過 10 分鐘就沒有這麼亮了。這與你是否使用按壓式洗臉法無關,你用任何溫和洗面乳好好清潔後都可以達到這種暫時效果。
那些透過洗臉就可以移除的、軟質的白色或灰色顆粒,絕大多數都只是皮脂管絲(Sebaceous Filaments),不是發炎性粉刺(Acne Comedone)。
粉刺是發炎反應,通常需要藥物或酸類才能溶解;皮脂管絲則是正常代謝產物,只是油脂與角質的混合物,本來你輕輕捏就會出來了。

不可能。皮脂管絲是皮脂腺的正常分泌,一旦移除後,大概 3-7 天就會重新長回來。
因此,你還是得靠後續的保養品做根本上的控油與角質代謝管理(如酸類或菸鹼醯胺)來減緩它生長的速度。清潔永遠只是第一步。
鐘明軒「按壓式洗臉法」是油性肌一個不錯的輔助清潔技巧,但它並非萬能神藥。
我們再次強調,無論你選擇何種洗臉方式,「溫和清潔」都是你維持肌膚屏障健康,對抗所有肌膚問題的唯一基石。
特別是對於生理痘或敏感問題,強效清潔帶來的刺激,遠比清潔不徹底更可怕。選擇像蛋殼北北 淨潤玻尿酸胺基酸洗面乳這樣,溫和且能保持肌膚弱酸環境的產品,才能為你的後續保養打下最穩固的基礎。
你對這個洗臉法還有其他疑問嗎?
延展閱讀與更多資訊
> 孕婦洗面乳/保養品怎麼挑?醫師建議必避開的5大成分與溫和清潔推薦
> 醫美雷射術後多久可以洗臉?洗面乳怎麼挑?做好術後保養療程效果好30%!
> 生理痘怎麼辦?經期3階段荷爾蒙變化與保養對策!胺基酸洗面乳推薦